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增强老年群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2025年10月29日上午,由阜阳市民政局、市老龄事务中心、市老年学会联办的“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系列活动在颍州区文峰公园南门南林带路举行。阜阳市老年法学会组织安徽淮都律师事务所、安徽金瑞司法鉴定所法治宣传志愿者积极参加重阳节系列宣传咨询活动,将专业的法律知识送到老年人身边,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敬老氛围。

聚焦关切,以案释法护权益
“同志,我想咨询一下,子女不孝,不常回家看望我们,这算不算违法?”一位大爷来到咨询台前问道。咨询台前的法治宣传志愿者热情接待,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耐心解释道:“大爷,法律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义务。如果子女长期不履行探望义务,您可以向社区、单位反映,或者寻求法律帮助。”听到这里,大爷连连点头:“这下我心里有底了,回去得跟孩子们好好说说这个法!”
形式创新,突出老年人特点
本次开展老年权益保障法宣传咨询活动内容,突出了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特点,深入浅出宣讲防范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打击涉老欺诈犯罪活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让法律服务更好惠及老年人群体。重点接受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的维权咨询,倾听群众呼声,传递暖心关怀,学会用法律武器排查化解涉老矛盾纠纷。安徽淮都律师事务所赵坤律师、安徽金瑞司法鉴定所田彪、夏省刚鉴定人等近年来多次参加市老年法学会组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宣传,在活动现场热情接待来访市民,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例如,通过剖析“以房养老”诈骗、保健品销售陷阱、电信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例,提醒老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一位老人提出做伤残鉴定起到什么作用?鉴定人解释道:伤残鉴定是确定伤残程度和权益保障的重要依据,主要作用是确定赔偿金额,保障合法权益,为司法判决参考,指导康复与治疗,辅助保险理赔。伤残鉴定不仅是对身体损伤的科学评估,更是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推动纠纷解决的重要法律程序。生动的案例和耐心的解答,吸引了众多老年人驻足聆听,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听得懂、用得上”。
结合实际,活动氛围热烈
在宣讲过程中,聚焦老年群体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老年人纷纷驻足聆听,法治宣传志愿者以《民法典》中继承、赡养相关法律内容为宣讲重点。结合老年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 + 法条解释”的通俗形式,深入讲解继承规定、赡养义务等核心法律知识;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责任赔偿问题,讲解司法鉴定的适用及鉴定程序、维权注意事项等知识,帮助老人们清晰认知自身合法权益,理解法律对老年群体的特殊保护条款。活动现场还针对老人们提出的继承纠纷、赡养责任划分、伤残鉴定时机等疑问,志愿者逐一耐心回应,提供专业法律指引,切实为老人们排忧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