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初期,N软件不同于传统的恶意软件,功能认定困难,再加上证据收集和解读也存在一定难度,种种因素导致该案的办理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这不是普通的计算机软件,首先要解决它的功能定位这一焦点问题。”受邀参与办案的该团队提出了突破案件的切入口,并得到承办检察官的认可。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团队就该案电子数据来源、关联性和相关证据的调取等提出了补充侦查建议,并被案件承办人采纳。
在认定涉案软件功能的焦点问题上,他们通过审查鉴定文书、犯罪嫌疑人供述,查阅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判例,对所有技术细节进行了仔细推敲。“从现有证据能够确定,N软件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控制的功能,应当认定为‘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
2020年6月16日,承办该案的某基层院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将余某等3人提起公诉。
庭审前,团队仍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对庭审中可能涉及的技术性问题进行精心准备,为检察官出庭公诉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刁文韬还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作证。
除此之外,作为技术支撑的电子证据工作也开始逐步涉猎到检察公益诉讼等更多的新领域……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涉及网络、电子数据等专门性知识的案件越来越多,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在办案中日益显现。”五分院检察业务保障部主任何兵说,下一步,电子取证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推进检察技术与业务办案的深度融合,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在服务“四大检察”中发挥更大作用。转自:重庆检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