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8-2517799   0558-3237788

fyswr1@126.com

安徽金瑞司法鉴定所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当前位置:
转载丨 【破解“犯罪密码”让电子数据说话】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来源law-1006489 | 发布时间 :2018年2020-11-25 | 1475 560次浏览: | 分享到:


从最初的数据提取固定恢复到目前已具备电子数据真实性检验、APP功能检验、云服务仿真重建,电子取证团队的发展变化一年一个样。
近年来,该团队先后完成50余件电子证据鉴定和200余件技术性证据审查,所完成鉴定和审查的数量、质量均走在全市前列,涌现出1名“全国检察机关电子数据取证业务能手”,1名重庆市检察业务专家,3名重庆检察技术信息人才,4人拿到最高检颁发的电子证据鉴定人资格证书,曾分别荣获个人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

提取手机卡信息:

攻破“零口供”贩毒案

原以为“零口供”就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不料,这样的“美梦”却被完整证据链所击碎。虽然事件过去了1年,但回忆当时的情景还是让人耐人寻味。

“零口供!”2019年3月,在一起重大的运输贩卖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拒不交代任何与案件有关的问题。面对证据匮乏的情况,还原案件事实的希望便寄托在李某随身携带的三部手机中。

“既然无法从嫌疑人处得到口供,我们就从电子证据入手。”电子取证团队接受公诉部门委托,对涉案手机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他们花费了10天时间从手机中提取出几十万条记录,将“碎片化”的电子数据进行整理。

“当时虽然我们找到了一些证据,但要认定李某贩毒的犯罪事实,证据仍很薄弱。”刁文韬回忆道。

接下来,该团队经过深入研讨,决定另辟蹊径,将李某和同伙的聊天记录、运输毒品的轨迹、被抓获地点、时间等信息,与案发地调取的监控录像进行综合比对分析,精准地将李某贩毒的蛛丝马迹一一剥离出来,从而证实手机里的部分内容与贩毒事实有关。

随后,承办检察官根据团队所作出的电子数据检验报告,将全案证据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被法庭采信。
最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判处无期徒刑。

找准切入口:

为公诉出庭提供技术支撑

(电子取证团队对案件进行研讨)

近年来,网络犯罪日趋多发,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专业化、隐蔽化。2019年,辖区某基层院就承办了一起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新型刑事犯罪案件,据了解,此类犯罪在五分院辖区乃至全市都极为罕见。

原来,2015年底到2016年初,余某等3人为谋利研发了一款N软件(化名)在网上进行售卖。不法分子利用N软件,突破互联网平台安全机制,隐藏真实身份信息,最大的应用场景为恶意注册养号黑产,被广泛用于网络黄毒、诈骗等犯罪活动。对于N软件所造成的这些社会危害,余某等人明知后果,但为谋利仍然继续在网上销售,最终因被举报而案发。

行业资讯

0558-2517799 

0558-3237788

fyswr1@126.com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大道建工大厦8层